高考填志愿選擇一所好的大學還是比較重要的,是個人職業發展的關鍵起點,是進入職業生涯第一次重要的選擇,是設計未來人生的的起點。本文幫大家介紹了關于安徽本科醫藥類大學名單及排名數據,希望大家在填報志愿的適合關注安徽本科醫藥類大學的適合有幫助。
安徽的本科醫藥類大學具體名單及排名如下:安徽醫科大學、皖南醫學院、蚌埠醫學院、安徽中醫藥大學、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
大學名稱 | 大學層次 | 大學分類 | 是否211 | 是否985 | 是否雙一流 |
---|---|---|---|---|---|
安徽醫科大學 | 本科 | 醫藥 | 否 | 否 | 否 |
皖南醫學院 | 本科 | 醫藥 | 否 | 否 | 否 |
蚌埠醫學院 | 本科 | 醫藥 | 否 | 否 | 否 |
安徽中醫藥大學 | 本科 | 醫藥 | 否 | 否 | 否 |
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 | 本科 | 醫藥 | 否 | 否 | 否 |
安徽醫科大學:安徽醫科大學是安徽省辦學歷史最早的高等學校之一,是安徽省第一所高等醫科院校。學校坐落在有“江南唇齒,淮右襟喉”之稱的歷史文化名城——合肥,承立德樹人之使命,育精醫報國之英才。學校是安徽省屬重點大學,是教育部、國家衛健委和安徽省共建高校,是安徽省第一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和第一批綜合改革試點學校。學校前身是1926年始創于上海的東南醫科大學,1949年響應華東局“面向農村,走向內地”的號召,內遷安徽懷遠。1952年定址合肥,改名安徽醫學院。1985年更名安徽醫科大學。作為安徽醫藥高等教育的發源地,學校始終是安徽省高等醫學教育事業和衛生健康事業的開創者、孕育者和引領者。 學校創立之初,胸。
皖南醫學院:皖南醫學院地處素有“長江巨埠、皖之中堅”之稱的歷史名城——蕪湖市,瀕臨浩瀚長江,匯集江南神秀。學校建于1958年,時為蕪湖醫學?茖W校;1971年并入安徽醫學院,為安徽醫學院皖南分院;1974年經國務院批準獨立建校,命名為皖南醫學院;1981年學校獲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權;1998年一次性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2008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并獲優秀等級;2018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2019年,學校成為安徽省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2020年通過臨床醫學專業認證,有效期六年。學,F有銀湖校區、濱江校區、赭麓校區三個校區,占地70。
蚌埠醫學院:1958年7月,為加快安徽建設,改變皖北地區人民群眾缺醫少藥的局面,國家決定由原上海第二醫學院(現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援建創立蚌埠醫學院。學,F為安徽省省屬普通高等醫學院校,是國家首批具有學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國家首批卓越醫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國家首批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試點高校、國家首批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教育部碩士研究生推免高校、安徽省高校綜合改革首批試點單位、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崗位設置單位,是暨南大學、陸軍軍醫大學博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單位。學校是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和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教育部臨床醫學“5+3”改革試點高校。。
安徽中醫藥大學:安徽中醫藥大學創建于1959年,其前身為1952年創立的安徽省中醫進修班。1959年,安徽省政府正式批準成立安徽中醫學院。1970年,安徽中醫學院并入安徽醫學院。1975年,國家教育部批準恢復安徽中醫學院。2000年,安徽省醫藥學校并入安徽中醫學院。2011年,省政府批準在安徽中醫學院的基礎上組建成立安徽省中醫藥科學院。2013年,教育部同意安徽中醫學院更名為安徽中醫藥大學。學校是“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項目高校,是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學校是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安徽)基地、國家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國家博士授權單位、碩士。
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是2003年由安徽醫科大學創建,經國家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獨立學院;2017年11月遵照教育部26號令要求,由安徽醫科大學與安徽新華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合作舉辦,是按新機制和新模式運行的本科高校。學院秉承安徽醫科大學90余年的文化傳統和辦學理念,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的辦學宗旨,堅持“需求導向、錯位爭先、醫教協同、特色發展”的發展思路,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培養了一大批品學兼優、醫學基礎扎實、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優秀人才,受到社會各界高度評價和用人單位廣泛認可。學院依托安徽醫科大學雄厚的師資力量和辦學資源,結合醫療健康事業的發展需求,先后建。
年份 | 大學名稱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蚌埠醫學院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543 | 10927 |
2022 | 安徽醫科大學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531 | 16611 |
2022 | 安徽醫科大學(中外合作)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525 | 20132 |
2022 | 安徽中醫藥大學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524 | 20675 |
2022 | 皖南醫學院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520 | 65213 |
2022 | 蚌埠醫學院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517 | 25496 |
2022 | 皖南醫學院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511 | 29137 |
2022 | 安徽醫科大學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509 | 76606 |
2022 | 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500 | 37981 |
2022 | 安徽中醫藥大學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496 | 90715 |
2022 | 安徽醫科大學(中外合作)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492 | 95240 |
2022 | 蚌埠醫學院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491 | 96558 |
2022 | 蚌埠醫學院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481 | 107909 |
2022 | 皖南醫學院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472 | 118593 |
2022 | 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449 | 146270 |
2021 | 蚌埠醫學院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581 | 11948 |
2021 | 安徽醫科大學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572 | 15883 |
2021 | 安徽中醫藥大學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563 | 20332 |
2021 | 安徽醫科大學(中外合作)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563 | 20412 |
2021 | 蚌埠醫學院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554 | 25825 |
2021 | 皖南醫學院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547 | 30542 |
2021 | 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534 | 39499 |
2021 | 皖南醫學院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527 | 56856 |
2021 | 蚌埠醫學院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521 | 60972 |
2021 | 安徽醫科大學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514 | 67250 |
2021 | 安徽中醫藥大學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497 | 81499 |
2021 | 安徽醫科大學(中外合作)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490 | 88001 |
2021 | 蚌埠醫學院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473 | 103841 |
2021 | 皖南醫學院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467 | 109528 |
2021 | 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452 | 124183 |
2020 | 安徽醫科大學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563 | 44055 |
2020 | 蚌埠醫學院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559 | 47249 |
2020 | 蚌埠醫學院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558 | 11679 |
2020 | 安徽醫科大學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551 | 14666 |
2020 | 皖南醫學院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546 | 57060 |
2020 | 安徽中醫藥大學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545 | 17496 |
2020 | 蚌埠醫學院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532 | 25343 |
2020 | 安徽中醫藥大學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530 | 26869 |
2020 | 安徽中醫藥大學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526 | 73027 |
2020 | 皖南醫學院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524 | 31106 |
2020 | 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513 | 40078 |
2020 | 安徽中醫藥大學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504 | 92915 |
2020 | 蚌埠醫學院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495 | 100481 |
2020 | 皖南醫學院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492 | 103179 |
2020 | 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484 | 110644 |
國家公布的雙一流大學名單
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
1. A類36所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2. B類6所
東北大學、鄭州大學、湖南大學、云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疆大學。
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
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交學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國政法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內蒙古大學、遼寧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延邊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北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體育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上海大學、蘇州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河海大學、江南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福州大學、南昌大學、河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暨南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海南大學、廣西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西南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貴州大學、西藏大學、西北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大學、陜西師范大學、青海大學、寧夏大學、石河子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寧波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第二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
皖南醫學院轉專業政策規定
時間:2024-07-12 11:0:25安徽工業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29皖南醫學院本科招生網登錄
時間:2024-07-12 09:0:48安徽工業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23